回首2022,中国旅游业又走过了充满挑战的一年政策不断优化,消费者需求也持续发生着变化,旅游业将迎来怎样的2023?预期拉满,旅游从业者们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回 望2022:政策持续优化 旅游业应对挑战。
2022年,旅游业度过了充满挑战的一年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51亿人次,同比减少2.0%;“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将2022年称为中国旅游业的艰难恢复期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曾博伟认为2022年中国旅游市场疲软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孙小荣说:“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的如期举办,让我们看到了旅游业复苏的希望,与此同时,政府层面出台了纾困扶持政策,为旅游市场的正常化做准备。
”产业发展,政策先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旅游业界始终努力克服疫情造成的巨大影响,在高水平复苏、高质量发展上探索前行2022年,国家密集出台的政策也同步为旅游业的复苏及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伊始,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其中,总结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目标,围绕七方面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对于保障规划实施也提出了强有力的措施。
规划展现出的旅游业发展蓝图,既是引领旅游业发展的清晰路线图,也是提振业界信心、凝聚业界力量的重要动力紧接着,新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认为,这两个文件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建设与发展、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有效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2022年,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通过颁布实施纾困政策、指导地方用足用好政策、抓好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大金融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举措,大力推动旅游业复苏。
“现阶段,大量的中小企业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支撑力量,为重点支持和帮扶这一庞大的市场群体,国家层面相继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抓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 张辉表示,为避免旅游企业继续陷入困局,下一步,各地不但要落实纾困政策,助力企业快速恢复经营,更要营造有利于旅游市场复苏的健康、安全、有序、繁荣的发展环境、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为不断优化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文化和旅游部还先后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全国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名单等,开展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等的认定工作。
为创新旅游推广,进一步拓展受众、丰富内容和形式,更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还创新开展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举办“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旅游休闲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
日光域集团董事长、日光山谷营地乐园创始人孙建东说:“2022年,露营旅游休闲已经成为新兴旅游的风向标,该文件的推出,不仅意味着从顶层认识并肯定了露营旅游休闲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为露营旅游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孙小荣分析,整体而言,中国的旅游市场面对冲击,也有回应例如,就地游、微度假促进城市休闲与乡村旅游两大板块的固本求新,为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积蓄着旅游目的地的复苏潜能,维系着旅游市场的局部运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自发的创新,催生了诸多新业态、轻业态;新疆旅游短暂地迎来井喷式增长,意味着边疆游的崛起,以及未曾退去的市场韧性和消费潜能。
“疫情还催生了旅游形态从体能型旅游向技能型旅游的转变,如冲浪、飞翔、滑雪等”张辉补充这一年,尽管弹性出游需求收缩,但防疫政策始终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为旅游业的复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防疫“新二十条”宣布,入境人员“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并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跨省旅游的熔断机制正式取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以及跨境游限制迎来大结局:不再有落地核酸、入境隔离,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即可顺利入境。
张辉表示,疫情防控政策接连调整,意味着国家已经逐渐探索出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的相对平衡点,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且进一步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好提振社会消费信心不管是节点性的指导,还是针对性的布局,政策都有助于舆论引导和重建信心。
“旅游市场自愈式的开拓和管理端政策性的加持,双向互动,开创了新局面——经由旅游业的率先复苏树立信心、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短期看,有利于旅游市场振兴;长期看,有利于构建中国式旅游现代化新格局”孙小荣说前 行
2023:复苏预期增强 旅游市场将迎渐进式修复“连日来,疫情防控政策加快调整,对于恢复社会面流动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以空间流动为主要特征的旅游业发展更是重要利好信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说。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意味着跨省旅游的熔断机制正式取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且进一步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活力。
商业网www.sy15168.cn资讯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并要求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携程数据显示,12月7日至18日,目的地为海南的机票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68%,酒店预订量增长63%,租车预订量增长88%跨境限制解除以后,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日本、泰国、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多个疫情前大热的出境游目的地,在2023春节时段的搜索热度开始显著增长,春节出境跟团游产品的相关搜索量更是猛涨6倍。
据飞猪数据,2023年元旦旅游预订于2022年12月倒数第二周迎来高峰,“元旦”“跨年”相关产品搜索量环比增长超6倍,元旦出行的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倍,海南、云南、广东等气候温暖目的地的旅游相关产品预订量翻倍增长。
疫情长期影响下的市场修复总要有一个“观望—试探—恢复—增长”的渐进过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完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旅游业仍将处于蛰伏期,国内旅游除三亚、东北等具有冬季旅游特点的地区略有起色,全国大部分地方仍处于观望、准备和等待中;出入境旅游同样也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人群拥堵和数据增长好像才是我们原有的生活常态,但在当下,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旅游平台的增长数据”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孙小荣分析,元旦和春节假期机票预订的激增,不一定全是旅游行为的拉动,3年疫情,家庭团聚式的探亲游、以巩固或重新建立商务关系为目的的商务游、“银发族”与“候鸟族”所追求的越冬游,以及储蓄充裕的独身度假游才是出行刚需,真正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至少要在3月春暖花开之后。
厉新建也认为,在“五一”和暑期之前,中国的旅游市场或许仍以观望和试探性恢复为主“中国旅游业的恢复取决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整个社会经济能量的恢复,当前,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有序推进,但是3年的疫情冲击,导致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大幅减少,旅游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也将随之出现一定的收缩,同时也对供给方产业链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即使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旅游市场仍然需要缓冲的空间,国际航线仍然需要恢复的过程。
”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进一步分析“即使跨境旅游解除限制,但疫情3年,我国的入境旅游接待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人才队伍面临着重新集结等实际困难,短期内恢复不容易”厉新建说当下,中国旅游市场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对于短期内旅游形态的预测,专家一致认为,人们还是以乡村休闲、周边短途旅游消费为主“那些自助的、户外的、带有熟人社交性质的旅游休闲消费会率先启动,这类产品也最容易刺激市场需求”厉新建表示,从这个角度看,露营如果能够围绕“露营+”的模式深化发展,乡村休闲以及城市周边的新潮业态仍具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2022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短距离的户外型、生态型旅游产品需求激增,露营旅游成为最热门产品之一下半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公共营地建设,扩大公共营地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鼓励支持经营性营地规范建设,提高露营产品品质增强人民群众文明露营意识,推广“无痕露营”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预测,2023年,各地将加大对《指导意见》的落实力度,注重引导露营开发企业聚焦提升营地建设能力,在产品设计中注重结合当地环境,挖掘在地文化,凸显自然和人文地域性,提高参与互动元素含量。
同时,鼓励市场主体在产品开发创新过程中,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指导,加快“露营+”产品迭代,提高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露营旅游作为当前新兴的出游方式,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多活力与产能,也真正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世界旅游联盟副秘书长王昆欣说3年来,中国旅游业的产业格局和发展逻辑都发生了微妙变化消费者需求更趋细分、非线性变化;旅游生态链的断续发展甚至部分断裂,将迎接即将到来的强烈旅游需求以及从供给端发力转变为需求端发力的挑战。
孙小荣说:“永远不要低估旅游消费者的自主、自发创新能力,比如,今年兴起的户外露营、围炉煮茶等新业态、轻业态,主要是游客在跨区域旅行受限的特定情况下,自发、自主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进而演化成了消费场景”从“家长式的供给”到“自创式的满足”,未来,旅游业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如何以市场需求和游客创造为中心,更好地服务、引导和规范旅游业繁荣发展?孙小荣提出,鼓励市场化旅游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创意创新和融合创新等手段实现深度融合,衍生出更多能够满足游客新体验的业态、产品、场景和服务。
以红色旅游为例,各地红色景区和红色纪念场所利用科技手段,打造“红色+”旅游新业态在贵州遵义,红色旅游景区涌现出新线路、新玩法,深度融合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乡村游等,形成旅游新业态,同时提升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实现革命故事的输出,也激发了游客对红色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除此以外,旅游大数据平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云旅游平台、线上数字化体验、沉浸式旅游也在加速发展,推动旅游“上云、用数、赋智”吴若山说:“2023年,科技渗透到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更加不可阻挡,无论从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无论从旅游业提升还是目的地发展,期待通过智慧旅游的手段实现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多元化。
”孙小荣提出,旅游业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除了在技术和服务层面的应用,实现互联网思维下的旅游业革新,更要立足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重新审视旅游经济商业生态,让互联网思维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
例如,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虚拟技术、全息影像等先进科技,为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赋能”“中国的旅游发展已经经历了开放驱动、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阶段” 张辉表示,未来,如何通过创新来推动旅游发展,创造新玩法、新形态、新场景、新旅游,实现“旅游+”的产业融合,将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主题。
2022年12月31日《中国文化报》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2022:政策持续优化 旅游业应对挑战》、《2023:复苏预期增强 旅游市场将迎渐进式修复》、
责编:陈晓悦